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一個問題,在以前的農村蓋房子時,人們對于沙子是沒有多大預算的。
人們的預算主要集中在磚、水泥、鋼筋等等用料上,至于沙子,人們的感覺是這東西很便宜。
但是,在近幾年,我們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抱怨說蓋房用沙子都用不起了。意思就是說,沙子漲價了。
沙子漲價了嗎?的確是緩慢上漲,相比較前幾年來說,漲幅是幾倍。比如以前農村蓋房子時,直接去賣的地方,人家拉來一車沙子,你給幾十塊錢就行。現在則都是按方算,或者按噸算,一噸看小沙還是中沙,小沙的價格也在幾十塊錢浮動,中沙和大沙甚至能達到兩百多。
人們不禁疑惑,以前好像到處都是的沙子,現在為什么會漲這么快?更有人想得遠,說我們天天都說沙漠治理,這不是說明沙子太多嗎?既然多,為什么還會漲?
其實,沙子短缺是個世界現象,沙子的再生速度遠遠達不到人們的使用速度,所以就造成了沙子短缺現象。
Ⅰ:沙子為什么短缺
沙子是建筑中最為重要的骨料,而且是有要求的。這也是為什么分小沙和大沙了原因。比如小沙只能用在砌墻或者粉刷上,而澆灌混凝土則必須要用大沙。
直徑在1.6毫米左右的被稱為小沙,直徑在2到3毫米的被稱為中沙,直徑在4到4.75毫米的被稱為大沙。當沙子低于直徑1毫米時,當作建筑骨料是不合格的。
沙子是怎么來的?它是石頭經過風化后,又經過多少年風吹雨打,自然形成的一種碎砂石,其形成過程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相比砂子形成所需的時間,而使用量上卻是在一年比一年增加。
這些沙子主要被用在建筑上,相關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用在建筑上的沙子使用量是400到500億噸,每生產一噸水泥,需要用到十噸沙子。一方面是形成需要漫長的時間,一方面是需求量的加大。
當使用量超過再生量時,沙子自然也就開始短缺。
在我們農村,以前人蓋房子可以直接到河道里面挖沙,這些沙子雖然也叫河沙,但其標準度是要打折扣的,因為這些沙子中含著大量的泥土,其實應該被稱為泥沙。
遇到講究的人家,挖回來后會把這些沙子篩一下,也就是把黃泥給篩出來,只留下沙子使用。
可是,由于篩子窟窿眼的緣故,這些過了篩子的沙子,其實并不是全是沙子。細點的泥土也會跟著篩下來,所以使用的仍然還是泥沙。
泥沙至少還有沙。過去農村有專門干這個的,自己開個三輪去村邊河道里挖沙,裝滿車后回來,人家蓋房子,一車給個三五十就賣了。而現在呢?這些私自挖沙是不被允許的。
同時,由于人們在建房時的預算增加,人們也不喜歡用這樣含著泥的沙子,所以這些泥沙現在很少有人用,大家都是買人家現成的沙子。這些現成的沙子當然要有來處,有的是自然沙,有的則是人造沙。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這里的人造沙并不是說造假的沙子,而是將大石塊粉碎后,用球磨機磨成沙粒大小的人造沙子。
也就是說,在自然界中,沙子首先需要經過分化將石頭粉碎,然后再經過風吹或者河流搬運過程中的研磨后成為沙子。而現在則是人工將這個過程縮短,以彌補沙子短缺的狀況。
我們現在農村自建房中使用的沙子,很大一部分來源就是這個。相比較自然沙,人造沙的成本更加高。所以,我們的建房用沙價格一直在上漲。因為代價比以前高了。
Ⅱ:沙漠沙能用在建筑上嗎?
沙漠的沙子能不能用在建筑上?這在很多人想象中肯定是不成問題的,因為都是沙子嘛!
央視新聞在三月份報道了一則新聞,新聞內容是處在沙漠中的迪拜每年要進口四億美元的沙子來供國家建設使用。
沙漠中的國家,需要進口沙子來用在建筑上。這好像有些無稽,甚至是有些無厘頭。但事實的確如此,這似乎能為我們這個問題提供一個完美的答案,那就是沙漠沙并不適合用在建筑上。
事實是這樣嗎?我們來看一下沙漠沙子的構成。
沙漠沙主要有兩類沙子,一類是礫沙,一類是粉沙。
沙礫是沙子中最大的,可以達到一厘米,而粉沙是沙子中最小的,只有零點幾毫米,我們前面就說過了,當沙子粒徑低于1毫米時,是不能用在建筑上的。沙漠中的沙礫非常少,最多的就是粉沙,其粒徑根本達不到建筑要求。
所以,我們看沙漠中似乎有著無窮無盡的沙子,繼而形成了一種沙子怎么會短缺的主觀心理。實際上,沙漠沙子多,和建筑沙子多少并沒有直接的關聯,因為兩者不能等同。
故,沙漠中大部分的沙子是不適合用在建筑中的,因為粒徑達不到建筑骨料要求,而且使用代價也是巨大的,相較人工沙,沙漠取沙再運輸,其代價更加高。
但在距離沙漠近的一些城市,或者是資源再利用領域,這些沙漠沙也可以被利用起來。比如人們可以制成砂磚、透水磚等等。
Ⅲ:總結的話就是,現在世界正在面臨缺沙危機,并不單純是個某個國家,這是世界性的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短缺的是符合建筑粒徑的沙子。
而我們感覺蓋房用沙漲價,是因為在再生利用資源領域,人們會造出人造沙,其代價要超過自然沙,這也是沙子上漲的原因之一,但其本質原因還是沙子全球性短缺。
沙漠沙可以用在不少地方,但直接當成建筑骨料,大部分并不合格,這也是為什么處在沙漠中的迪拜要進口建筑沙的原因。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一定會將這些沙漠沙利用起來,而建筑用骨料種類也會越來越多,以應對全球性使用超過再生的沙危機。